三阳川(一)

2012-01-19 来源: 浏览量:

  8、交通方便 利于富民

  横贯全国的陇海铁路,双轨并行穿越三阳川南岸。沿线设有“三阳”“渭南”两个车站,乘车、运输十分方便,可直达全国各地的通都大邑。三一0国道由天水市区穿唐家风台隧洞(现改名为卦台山遂洞),顺南山西下至左李村转向北,跨渭河大桥,越中滩乡,进葫芦河峡,经秦安、定西口直到省城兰州。北甘公路经三阳川到甘谷。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全川有五座水泥大桥,横架两河之上,天堑变通途,火车小车,拖拉机,摩拖车来往穿梭,招手即停,经商旅游,探亲访友,极为方便。

  三、水利设施 三大水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很早以前,三阳川人民就依赖着南北两山各条沟壑里的山泉溪流浇灌着小面积的耕地,随着历史变迁,朝代更替,有个别清官明吏重视水利事业,组织地方百姓开挖短距离的自流人工渠道,引渭河,葫芦河上岸浇灌农田,远者无据可究,且弗论,有据可考者如:

  渭南吴家村的后渠,岸渠均为1573年即明万历时期所修。

  中滩陈家渠,为1738年即清乾隆三年,由杨景春、郭映甲、王永杰、杨集福等负责而修。

  中滩古石渠,为1757年即清乾隆二十二年由刘兴仁、刘回生二人筹谋而修,传说:“一升满钱,一升石”工程开挖艰难之至。

  渭南后渠,为1830年即清道十年,由刘旭祖、杨彦秀领导修成。

  中滩中镇渠,是1842年即清道光二十二年由杨迎喜、王建勋策划而修。

  渭南中渠,是1853年即清咸丰三年,由熊映奎、杨自雄领导而修,全长8公里。

  中滩前边渠,为1863年即清同治二年,由雷王村,牛家庄群众组织修通。

  中滩青龙渠,是1878年即清光绪十一年群众自发修成。

  石佛中渠,是1890年即清光绪十六年官促修成。

  石佛利地渠,为1892年即清光绪十八年而官民合办而修通。

  石佛惠济渠,是1898年即清光绪二十年,由田向荣、常登高、杨怀清领导修成。

  清光绪时秦州知州陶模在任期间,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曾多次来三阳川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渭南皇渠就是当时修的,全川共有大小渠道17条。

  摘自《天水文史资料》

  民国时也兴修水利,成立三阳川水利委员会,但由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连年烽火只是昙花一现。

  三阳川旧的水磨121座,供群众生活食用面粉。利用水磨渠水可灌溉农田9650多亩,占全川平地面积主21%。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滩蒲甸村南、渭南马咀村北的渭水河湾,此处河岸平宽、水流缓漫,最适宜于人们涉水而渡,故称“官渡口”。马咀村举人张伟的祖父张惠恩先生创造“船磨”。就是在一条木船上安装石磨,船底下安装水打磨轮,水为动力,轮转磨动而磨面,随河水的沉浮,河水常有,磨转不停。河水暴涨时,船磨可摆渡来往官民。可为奇举。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