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原因与天水三国文化

2014-03-13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诸葛亮决定选择陇右道之后,建兴六年(228)春,第一次出师北伐采用当年汉高祖刘邦大将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计策,先派赵云、邓芝为疑军,从褒城北上,修斜谷道以出军进攻之势,吸引魏军,而自已率大军出祁山,因而在陇右古道上发生了魏蜀之战。

  三 、“木牛流马”究其何物

  提起“木牛流马”,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三国演义》里大显神威的一种作战运输工具,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个“千古之谜”猜测不绝,究其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载工具呢?

  据1997年7月7日《西安晚报》刊发了一则消息,陕西洋县农民郭统霄经过几年的努力,反复琢磨研制的“流马”长1.2米,高1.4米,其中设立了杠杆连杆结构、平衡结构、调步结构等内部机关,这匹自重35公斤的流马,可载重50—100公斤。该马没有膝关节,只需适当加点牵引力或推力,双蹄便可行走,并可转弯调头,如需马停步,只需把舌头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卡死。随后他又参照牛宜于在曲折路上行走,行走时牛头左摆右摆,前后脚交叉走,转弯比较灵活的习性,根据运动力学原理作了“木牛”。

  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李刚把3000多年碎陶瓷片复原成一辆完整的马车,该车的断代在东汉与三国之间,种种迹象表明,该车很可能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有的文物专家见到这辆马车时,证实了“三轮马车”的真实性,一般马车只有两个轮子,马不仅费力,还要承担重量,而三轮马车减轻了马的承重负担,增加了马车的稳定性,让他牵引力更大,从而运送更重的货物。其次,传统的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辕”连接,“辕”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转向器”,方便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

  笔者还剪贴了1991年6月27日“敦煌古代科技展”在台北展出时的消息,张学良将军和蒋纬国先生结伴来到展场,参观到“木牛流马”前也有一场争议。张将军说:“这个‘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讲解员马上解释说:“这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独轮车,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四条蹄子的马车”。蒋先生说:“张将军,我认为独轮车可走平地、坡地,但对古代高低不平的路,独轮车恐怕无法走了,只能用四个蹄子才能走动,我作为学物理出身的,有多年从事军事,也多年研究过这个问题。”张将军即反讥说:“照您这样说,木牛流马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才用的吗?”

  笔者查考《风俗演义》、《搜神记》、《后汉书》皆曰:“木牛流马是一种辘车,而辘车是一种木制的独轮车。”

  由此可见,众说纷纭。陕西农民郭统霄研制的“流马”是“没有膝关节,双蹄便可行走”的,“木牛”是“前后脚交叉行走”。四川省博物馆李刚专家用文物复原成一种“三轮马车”。张学良将军认为是一种“独轮车”,蒋纬国先生认为“只能用四个蹄子才能走动”,而《搜神记》等认为是一种“辘车”,路车就是“独轮车”。

  “木牛流马”究其何物也。笔者曾翻查一些资料考证,意见的分歧主要在于几轮车。《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集》、《作木牛流马法》等文献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衡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看来“木牛”靠牛足行动,牛足有“一脚四足”,“转者为牛足”。“牛足四肢是能够转动的轮”,“双者为牛脚”说明木牛的脚是成双成对的,,木牛又是足又是脚,二者区别在于:“脚”是指从膝到踝骨部分,而“牛足”指着地的脚掌,也是“车轮”,“牛脚”则为连接车轮与木身的部件,这说明“木牛”形状、结构有四足、双辕的四轮车。由此联想,木牛是由两人拉着走,或是前拉后推行走的。

  流马是在木牛的基础上改制的,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是人力四轮车。”因木牛“载多而行少”,诸葛亮改进后的流马“载少而行多”,木牛便成了流马了。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共三次。建兴九年(231年),“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建兴十一年(234年),“流马运米集于斜谷口之邸阁。”最后一次建兴十二年(235年),“亮率大军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