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遗存的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碑和墓志铭
造像高2l厘米。佛像高肉髻,长方脸,双耳垂肩,细高颈,面带微笑,上着半披肩袈裟,双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凹角尺座上,身后光焰四射。侧饰百乳纹,背铭“太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1954年收藏于清水县博物馆。
(3)北周天和六年铜造像碑碑高13厘米,宽8。5厘米。造像为释加牟尼如愿相,佛扁平肉髻,面容圆润,上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乳钉纹圆座上。造像之上拱首处雕刻一行龙赶珠。周围用凸线勾出似背屏样的图案。背铭:“息至道冲灵必业以铨泉但众生受溺苦河之中轮转生死之域是以如来垂迹影布言原野晓示长远永垂烦惚佛弟子陈岁为亡父母时天和六年(公元571年)岁次辛卯六月丁丑朔日丙戌敬造释迦音像一尊愿为皇帝鉴。”该碑现珍藏于天水市博物馆。
(二)墓志碑
墓志碑是古代埋藏在墓室中的记事碑,一般以砖、石为材料,或刻或写,记述墓主人的生平、功绩,是我们研究历史、书法等的珍贵材料。天水出土的墓志碑较多,其中以王司徒、赵佺俭碑等最为珍贵。现将王司徒墓志碑介绍如下:
王司徒墓志碑共两块,出土时合在一处,成正方形,边长56.8厘米,厚7厘米,碑文两块相连,四十行,每行二十个字,共八百字,为魏碑形体,间有楷草风韵。从文字看别体字较多,且有少数错字。1972年3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平王村出土。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墓志末尾有“大赵神平二年岁次己酉十一月戊寅朔十三日庚寅记。”查“大赵神平”这一国号和年号,史书失载,据秦明智、任步云二先生考证(见《文物》1975年第6期),年号为神平之“大赵”政权建立于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其建立者是高平镇匈奴人万俟忍奴。这合记有绝对年代的墓志是研究北魏晚期甘肃少数民族的政治活动的珍贵资料。
王司徒墓志铭文如下:
图35王司徒墓志
君讳真保秦州略阳人轩辕之裔后稷之胄盖降周豫霸者专征陈生嗟去护兆西域遂飞实武威别为王氏历戴名位左右贤王暨汉此大流诸国内属因朝入士鸣士玉两部后中国失的御魏晋造升或龙腾向志风金城所在立功图勋帝宝受晋带土遂家略阳高祖擢晋龙骧将军宁夷校尉赵显美侯石虎之子于时冲年立操二九登庸布萼蕃方联辉相袭分金益即片洼井野入服貂出任推彀兆难根海底即亦抽柯入汉后石室室告屯苻宗策马张氏承机抚剑河南,豪杰鼎峙于三方壮士偃蹇于斯年爵命缤纷竞溱如零公非义张祚东辕入秦明帝置席建师贤之礼分土南安托殊常之寄,翼赞之功未宣,较高奇这谋掩发,秦后痛之追谥日庄曾祖陵抚军梁叶刺史烈祖伏仁乞伏世祁连二郡太守父润陇西太守秦畿裔俗悠犷民负颠碍世为嘱虑乃是将锋之场帝王雕威之地世祖为之徘徊公于逊遁自代启基洮陇初开御险时难,其委以公器略渊明经方济时所托以为德人公体敦惠和邻南岐之风育海千里治口口欺之术示致仕患而薨民怀市哭之恋吏祭之哀魏苞余善赠龙骧将军交、高州刺史君气品渊澄资含质良工不能侥其修纶未足度深弱冠仕历政功曹史山阳公魏之懿德识亮相光举择必良彦自于时民豪列庭带带鳞葬公独被嘱盼留目厂宁即曹用强贞干在公请雅声驰北京嘉之策援广武将军城都侯公执操自每多慷慨志兼择翮之规情含矫鳞之风随之节未申腾雾之耽未举寝疾不然即此时年六十豪友痛之自魏终赵应则寻仁恋德望坟追赠持节大都督西道诸军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天水郡开国公太原王溢日懿使持节即柩宣策祭以大牢仰述美绩镌铭记德颂曰孤根特秀番条映日凄风雅至容不暂憩非霜不酷自有贞骨,倜傥不群资朗亦别颜颜荆山遏遏蓝田下积瑶琨上插雾闻,时遇善琢宝器在焉记斯明德响玉相绵金石永勒千载长宣大赵神平岁次己酉十一月戊寅朔十三日庚寅记。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