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李氏后裔寻根记

2011-09-09 来源: 浏览量:

  墓边地上有小蓝花,一簇簇的,很美,李秘书长告诉我这叫狼毒,是一味中草药。

  临洮在东面的山脚下,洮何象一条细蛇蜿蜒而去,西边群山连绵,千年前,山那边就是强敌。

  李钦公元713年贬于此,在临洮生活了差不多二十年。亲历了许多与吐蕃的战争。据唐书载: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兵10万,侵犯临洮、兰州、渭源,唐军在临洮北武街驿、长城堡与吐蕃展开大战,斩吐蕃二万余人,双方参战兵力达20余万,战争规模之大,“尸体成堆,洮河不流”。

  李晟公元727年出生在军营里,几岁时父亲李钦就因战伤去世了。所以李晟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自幼练得一身好武功。公元745年李晟十八岁正式从军入伍,当时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与吐蕃交战,吐蕃中有一骁将,杀死了不少唐军,“忠嗣募军中能射者射之。晟引弓一发而毙”,三军欢呼雷动,忠嗣厚赏之,抚其背说:“此万人敌也”。李晟在边关常年与外敌作战,攻无不破,靠军功升迁得很快。公元763年以功授太常卿,大历四年,吐蕃围灵州,李抱玉遣李晟将兵五千以击吐蕃,晟谢绝了,他说:“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太多。”只要了一千人,驰出大震关,直捣临洮,“屠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钟而还,吐蕃因解灵州之围而去”。李晟与父亲一样,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这一年李晟已四十二岁了。

  十年后,建中三年,魏博田悦反,李晟前往河北平叛,第二年,长安泾原兵变,德宗出奔奉天,急诏李晟赴难勤王。晟承诏泣下。当时的李晟是怎么样的处境呢?李晟面临三个强敌:田悦、朱滔、王武俊,李晟亳不畏惧,“引步骑击破之,晟所乘马连中流矢”。可见战斗之艰苦!李晟内围景济(田悦大将),外与朱滔等拒战,前后遭敌,一日数次交战,从正月持续到五月。以李晟五十三岁之年,日夜操劳,忧劳成疾,生了一场大病,且数次不知人事。友军极力阻止李晟回长安救驾。但在这种情况下,李晟冲破重重阻力,留爱子为人质,终于率孤军关山飞渡,挥师直抵东渭桥。史载李晟 “泾师之乱,号哭赴奉天之危”真是忠义感天!

  李晟屯兵东渭桥后,德宗都担心:“渭桥在贼腹内,兵势悬隔,李晟可办事乎?”战争的结局是李晟收复长安,“不惊宗庙,不易市肆,长安人不识旗鼓,安堵如初”。破贼露布文至梁州,德宗览之感泣。

  德宗还都之日,李晟出城奉迎。“步骑凡十余万,旌旗连亘数十里,倾城士庶,夹道欢呼。晟以戎服谒见于三桥”,江山失而复得,德宗再次掩涕。所以德宗说:“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不为朕也”。

  为彰显李晟再造大唐的功绩,德宗将李晟的容像,列于凌烟阁。李晟去世之日,德宗手诏,“誓以存保世嗣,申告柩前”。“宪宗元和中,诏其家与属籍,以晟配飨德宗庙廷”。后天下动荡,僖宗逃避蜀地,命令“袁皓采晟功烈,为《兴元圣功录》,遍赐诸将,表励之”。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

  历史真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

  倘若李隆基当年因太平公主案杀了李钦,岂不没有了李晟,没有了李晟,德宗还能指望谁来驰援?天下就可能要易手他人。所以李隆基赦免李钦,李晟再造唐室。循循相因。佛家言因果报应,真有其事吗?

  站在李钦墓前,远方的烽燧城障,历历在目。遥想千年的烽火连绵,兵燹相继。脚下这陇山洮水,埋葬着多少戍边勇士的白骨。李钦是有幸的,他没有死在李隆基姑侄相互倾轧的政治漩涡里,作为一名将军,他死在临洮这块战地上,死得其所,想必地下一定不会寂寞,陪伴他的有旌旗十万旧部,还有李氏列祖列宗的英灵。

  李钦的墓是东向,而李晟的墓是南向,是不是预示着他们的子子孙孙在东南方兴旺呢?

 

  耳畔,仿佛听见千年前的挽歌:

  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长安!

  长安不见兮!唯有羌笛!

  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子孙!

  子孙勿忘兮!世承先烈……
李宪墓

 

  公元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负行囊、着轻装,只身前往白芒拜谒宪公墓。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