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乡史话(一)
五
《秦州直隶新志》记载,有渭南熊集寨市场,正阳(崔家集)市场,随着土纺土织手工业发展,两地棉花土布市场交易相当繁荣。
1958年,大跃进中,市场上除了有供销社外,其它全部关闭,农村中从事商业的人极少,农贸市场商品交易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农民所产的粮、油菜产品转到远离集镇的偏僻地方秘密交易,渭南境内的自由市场在马家峪沟。
1978年,将1月3集改为6集,每逢五、逢十为赶集日。
1979年4月,又恢复和开放原有全部市场。
1980年8月,再恢复传统逢集日。
1986年起,乡人民政府和工商行政管理所,对农村市场扩建改建,增加市场用地,硬化地面,制作可避风的柜台。
1990年起统计,渭南镇市场双日集,有国营门店一处,供销社6处,个体私营19处,临时摊点81处,正阳市场为单日集,供销社2处,个体私营12处。临时摊点30处。
庙会交易
渭南有较大市场7处:
1
2
3
4
2008年春,山东威龙集团在三阳川建设6万亩鲜食葡萄出口基地,一期工程1万亩任务,首选在渭南镇实施,自麦积签约后,引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制定了《渭南镇土地流转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土地流转涉及17个村子,安排好土地丈量,地上附着物的清理,做好陕西动员已完成5100亩,每年租金900元/亩,65岁以上老人每年补贴500元,苗木全部栽植,搭建成长。
同时,将卦台山龙脖子处的土地流转1090亩,由卢小平承包经营,成立“卦台山农业市场合作社”全面进行果树栽植,旅游开发。
劳务输出,进城打工是境内各村农户增收的唯一途径,平均每家一人,甚至数人,2006年统计,有13300人之多的农村牢里外出,专业性的城市就业,其中常年输出9900人,季节性输出3400人,向泰国、美国、新加坡、印尼、哈萨克斯坦、乌干达、马来西亚、日本、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有112人,劳务输出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78%。
建立机构,加强引导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