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散记》 作者:杜恭
六、南使天马、名冠诸牧
魏晋南北朝时期,静宁文物相对较少。1962—1986年阳坡乡周家峡口、李店乡王沟、晋坡、店子、五方河、威戎镇新华等村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中,出土了数批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主要器形有罐、樽、壶、钵、盂等。其中罐的数量居多,罐上常见纹饰是刻划波浪纹和弦纹,波浪纹往往用细齿篦类工具刻划而成。这一时期佛教流布,但境内佛教造像数量很少。县博物馆藏品中仅有的一件北魏造像碑为青石质,尖拱首,正面雕三层内容:上层化佛居中,两侧飞天或吹横笛或弹琵琶;中层二菩萨二弟子;下层交脚弥勒,旁有二供养人。弥勒衣纹疏朗,有犍陀罗艺术遗风。菩萨,弟子及供养人均着西域多褶裙裤。此碑既反映当时流行弥勒信仰,又表明静宁有胡人杂居。
古代静宁及其周围有优良的草场,适宜养马。汉武帝时,静宁曾养汉血马,王沟汉M的一件漆盘上所绘的汗如血滴的天马图可以为证。东汉羌乱,氐羌来居。西晋以来,鲜卑人、匈奴人、西域胡人也来此活动,他们均擅长畜牧,善于养马。隋唐二代,因羌胡之俗,设监牧马。
隋设陇右牧,阿阳县因属牧区而撤消。隋运短祚,成就不大。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京师的牧马机构由赤岸泽迂至陇右,重建了陇右牧,设东西南北四使。南使就驻于旧阿阳县城,此城改称为南使城。
南使的实力在诸牧使中发展最快。唐前期南使辖15监,仅次于西使。到天宝时期(742—756年)发展到18监,居群牧之首位。南使之马,号称龙种,名闻全国。诗人杜甫曾写诗赞美说:“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设,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廻向立苍苍。”贞观20年(646)唐太宗越陇山,抵南使所属之瓦亭监“观马政”。开元13年(725)唐玄宗东封泰山时有南使诸监选送的上万匹良马从行。南使监牧每年为国家输送上万匹优良军马,为唐军队建设、国家强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八里乡八里村后的马圈山下,有一个城堡状马圈,总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这个马圈东邻瓦亭水,南距南使城不到20里,应是南使所辖瓦亭监的一个马圈。
综观隋唐,设监牧马而民人稀少,出土文物自然甚少。县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透雕伎乐操箜篌铜饰件,体如桃形,边有流云,中一乐女俯首侧坐而操箜篌,表情入迷,手拨丝弦,音声似飘,可略睹唐代文化艺术之风采。
七、帝赐静边,元改静宁
唐宝应二年(763)吐藩侵占陇右,县境沦陷。蕃人把南使城讹称“南市城”。
静宁归属平凉府辖的格局是北宋从蕃人手中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形成的。祥符中(1008—1016)陇山蕃部熟户纷纷纳地内属,斯敦献南市地,知渭州曹玮于南市城设寨。天禧元年(1017)宋真宗应曹玮之请而诏赐了静边之寨名。庆历三年(1034)韩琦建德顺军,该寨属之。
元丰7年(1084 ),宋与西夏军队激战于静边寨外,宋军全歼西夏军,西夏统军使仁多嵬丁被泾原路钤辖彭孙斩杀。城川乡咀头村一带是当年的战场,在此曾出土一方西夏铜官印,方6.7X6.7厘米,直柄钮,印文是四个西夏字九叠篆白文,笔划曲屈鬼譎,难以识读,柄端刻西夏文上字。此印可与静边之战相印证,为研究宋夏关系及西夏官制、西夏文字的珍贵资料。
唐开元22年(734),陇右大地震,成纪县被毁,县治南移至泰安显亲川 。宋治平4年(1067)名将郭逵又在成纪县城废墟上筑起治平寨,也属德顺军辖。城址的西北、东北部至今残留400多米城墙,墙体中杂大量秦汉陶片,应为郭逵所筑。
北宋时除静边寨、治平寨外,静宁尚有威戎堡、障川堡等重要古堡。威戎堡在威戎镇,障川堡在古城乡古城村,到金代,设静边、治平、威戎等县,县治就设在北宋时期的古寨古堡中。
元代把德顺州治从隆德迁入静宁境的静边寨城中,后又迁至静宁县城所在地。这一迁移按理应把州名改为静边,但此时的静边已非边地,而且处于州境之中,于是改名为静宁。静宁州属巩昌府路辖。
1978年威戎公社贾庄大队在农田建设中挖毁了一处元代墓地,出土了一批墓砖和瓷器。墓砖中有“曹娥哭江”、“鲍山背母”等孝义故事图雕砖,题材在宋元北方常见,是研究当时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最有价值的是常德用墓买地砖券,券文中明确记时为“大元岁次癸亥已未月辛酉朔甲子日”,推算年代为至治三年(1323);而且券文最早称静宁州,证明元迁德顺州入静边、新建州城、改名静宁这一系列事件是在大德年(1304)到至治三年这19年间发生的。
八、明清晚霞,封建余辉
明洪武二年,静宁州属明,为平凉府所辖。
在明清文物中,最重要的是静宁文庙和站院巷清真寺大殿。文庙位于一中校园内,始建于嘉靖21年(1543),清康熙31—35年(1692—1696)整修。坐北向南,顺中轴线依次为先师庙门、戟门、大成殿,戟门内为四合院。大成殿九脊顶,七开间,造型宏朗。戟门歇山顶,五楹。庙门作牌坊式棂星门,整个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整。明清二代围绕文庙修建学宫,庙学成为静宁教育的摇篮。县博物馆藏品中有两件乾隆五年(1740)铸造的铜钟,一件饰“蛟龙出水”图,一件饰“鲤跃龙门”图,内壁均铸有“乾隆庚申年丙戌月静宁州儒学建造”楷体铭文,当时文庙之乐器。
城关镇站院巷清真寺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四柱三开间,顶部由歇山、硬山、卷棚勾连搭套,起伏多变,精巧独特,浑燃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穆斯林建筑的风格。后殿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清康熙五一年(1712年),乾隆三七年(1772年)先后扩建中殿和前殿。历史上静宁城内回汉关系一直融洽,在战乱年月回汉互保互助,见义勇为的事例屡见记载,传为佳话。一九二八年曾有一股回匪攻入城内,杀掠汉民,该寺阿訇和城内回民自觉地把汉族士绅接入寺内保护。因而大殿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