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图文)

2011-01-28 来源: 浏览量:

 

 

 

 
图为雷达在“中国作家羲皇故里行采风活动”开幕式上发言 

  在当代中国文坛,雷达并不是喜欢跟风潮,善于玩炒作的评论家,但自“伤痕文学”开始,他那敏锐沉稳,见解独到的文学评论,不仅最早提出了“灵性激活历史”、“新写实”、“朴素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冲击波”等文学理论新观念,而且始终把握着当代中国文学公正的评判尺度,所以有人说雷达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属于现在,即便是在将来,如果要重新审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的话,雷达那种不懈褒掖新人,见解独到的文学批评精神对当代文学的贡献,肯定是不能缺少的。
  10月22日,前来参加“中国作家羲皇故里行采风活动”的雷达一下火车,就紧紧握住早他20多分钟到达天水的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晓声能来我的家乡!”上车之后,雷达一再强调,自己是在原天水县人民医院出生的。
  雷达原名雷达学,老家在麦积区新阳镇王家庄,出生于1943年。他的父亲雷子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创办了天水最早的农业学校——新阳农校。在北京大学上学时,雷子烈就是学生领袖,是当年组织北京大学学生到南京请愿的核心人物之一。雷达父亲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毕业后在当时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工作过,很早就和邓宝珊、于右任有着密切的交往。所以雷子烈和雷达母亲张瑞英结婚时,邓宝珊就是他们的证婚人。
  在从火车站赶往宾馆的路上,雷达一直在念叨几年前在天水发现的一幅他母亲张瑞英的刺绣作品。他告诉记者,他母亲是临夏人,自己才3岁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前,母亲在甘肃省法院工作,是甘肃省第一任女法官,后来就到学校当老师去了。
  “我的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而且长于刺绣。”雷达说,“我是地道的新阳镇人,现在天水还有我很多侄儿侄女。”
  童年时代留给雷达最深的记忆,就是三阳川一带大年初一骑着骡马“迎喜神”的古老风俗;还有父亲留下的那些古典文学名著。所以早在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上学时,雷达就在当时的《甘肃日报》上发表过散文,并且以“樵夫”为笔名,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过唐诗讲座。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