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图文)

2011-01-28 来源: 浏览量:


  “到现在我还记得,在甘肃日报上发表我的处女作的那位编辑叫吴月。”
  也许正是由于此,20多年来雷达总是对那些处在文学事业初创阶段的文学新人格外关注。从他出版的《小说艺术探胜》、《文学的新春》、《蜕变与新潮》、《传统的创化》、《文学活着》等文学批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雷达的评论视野所及,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成长起来的每一位作家:陈忠实、粱晓声、贾平凹、张承志、王朔、王安忆、池莉、铁凝、刘震云、莫言、张平、迟子健、苏童、格非、阎连科……,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见证者,雷达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景既满怀热情,也保持着清醒而独立的思考。他在《2004年的长篇小说》一文中写道:“俯瞰当今长篇小说创作,我感到许多作家对于我们的时代、社会及其精神存在方式,缺乏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和体察,因而也就缺乏雄强的艺术概括力、重构力和原创力,这已经影响到了大作品的产生。另一方面是文学缺钙,问题同样严重。文学的钙体现在作品的精神气度上,直面现实,直面心灵的魄力上,体现在哲学的高度和意义的丰饶与否上,同时还体现在作家的人格精神上。”
  1965年兰州大学毕业后,雷达先是分配到全国文联摄影家协会工作,随后又调到了新华社。1978年《文艺报》刚刚复刊,他便向当时的《文艺报》总编冯牧写了一封信,并在一星期以后调到了《文艺报》担任理论组组长。谈到这些经历,雷达说:“我搞评论,与当时在《文艺报》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1979年春天,雷达以《文艺报》记者身份采访粉碎“四人帮”后复出却还在新疆的王蒙时,第一次使用“雷达”这个笔名。雷达的名字刚刚出现在中国文学评论界的时候,人们对这位激情洋溢,高屋建瓴的文学评论新秀还感到十分陌生。然而,当30多岁的雷达以每年20多万字的数量对正在汹涌而来的新时期文学大潮报以充满激情的掌声时,雷达这位出生于秦州大地的文学评论家,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雷达相处,他很少谈自己的成就。对于过去,雷达总是轻描淡写,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他对当代文学的贡献。且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的许多中青年作家在刚刚出道之际,雷达所给予他们的热情与支持,即便是一些作家已经走上成熟,他也总是热切地关注着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学所做的每一点贡献。当《白鹿原》和《废都》赢得一片喝彩声的时候,雷达却在从文本出发,冷静地思考这两部作品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在这两部作品招徕种种非议的时候,雷达却又仗义执言地写出了《废墟上的灵魂——<白鹿原>论》和《心灵的挣扎——<废都>的辨析与批判》,对这两部作品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后来,《白鹿原》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当时的雷达,就是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从《文艺报》调离后,雷达还担任过《中国作家》副总编,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并且先后担任第四届、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一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两年前,他又被兰州大学聘请为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在他已经出版的9部作品中,除两部散文集外,都是指点当代中国文坛江山的文学理论和评论文字。有人统计过,雷达这些年光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文学理论作品,就达300多万字——平均每年10多万字!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