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个世界粮食日:天水粮食产需缺口4亿斤 (视频)
“今年‘十一’我参加了三场婚宴,没一桌能吃光的,大家都吃不下了还在上菜。最后有小一半菜品几乎没人动,浪费真的很严重。”提到婚宴的浪费情形,市民张先生感到惋惜。
张先生说:“虽说提倡节俭,但参加婚礼打包太没面子。”
“每桌的菜量都超过了10个人的标准,但也没有办法,新人总觉得如果订的菜量刚刚好脸上挂不住。”至于不愿打包,李女士表示婚宴上同桌坐的并非全是熟人,“就算最后剩下很多菜,也不好意思打包啊”。
在民主路一家大型酒店里,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酒店每周都有两三场婚宴,桌桌都有大量的剩菜。
“有时候会有人选择打包,说是回家喂宠物,但是大多数情况,桌上的人互不认识,都不好意思打包。”一名服务员说。
“现在出去吃饭都很节约了,有时家庭聚餐,孩子会提前从网上团购。”刘女士告诉记者,家人出去吃饭或者请客都讲究经济实惠,也不会大量点菜,她自己经常参加朋友和亲戚家的婚宴,发现在婚宴上还是经常能见到浪费的情况。
“过去请客吃饭,总觉得菜点少了显得很小气,但现在大家的观念都转变了。”搞个体生意的张女士说,她经常请客应酬,今年她发现了一个新变化,请客人点菜时,客人会主动说别浪费,吃多少点多少,“节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回忆:
粮食就是生命
家住秦州区五里铺65岁的退休教师李华先生,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日子一个比一个过得好,他和老伴吃喝不愁在家安享晚年。但谈起节约粮食一事,老人立即激动起来。他说:“粮食就是生命。”
“说实话,不为吃喝发愁才是近20来年孩子们工作之后。”李华说。
李老师的老家在甘谷。“1958年前后,全庄人都吃大锅饭,一个生产小队一个食堂,一人一天4两粮。4两粮咋做饭?一天3顿清汤,一人一顿一马勺。母亲每次从食堂把一家人的汤打在一个大瓦盆里,先让我们兄妹和祖母喝,她最后再在瓦盆里倒一碗水,涮了盆带水喝下去。”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李老师的父亲和祖父相继去世,贫穷的日子苦不堪言。
“那时记工分吃饭,我娘要和男劳力一样背粪,一天往梁顶上背十多回。她是缠过的小脚,山路上又落了雪……”说起娘的苦情,李老师嘴唇抽搐。“割麦、锄地、碾场,挨骂、受气、看脸色……”晚上,他们都睡了,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趁着夜里没人割资本主义尾巴,摇着一辆纺车,纺成线,织成布,大哥拿到集市上偷偷地卖了,换点儿油盐钱。
李老师还记得他上小学时早上肚子撑得溜鼓,刚下第二节课,几泡尿出去,肚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饿得叽里咕噜直叫,放学铃声一响,撒腿就往家跑,到家不管是野菜,还是菜团子,兄弟几个你争我抢、狼吞虎咽,填饱肚子再说,吃完了不用大人吱声,拎着菜篮子到野外采野菜,准备下顿饭。由于长期缺粮少油,有的人得了浮肿,浑身肿得青亮,胳膊腿肿得很粗,有的干燥得排不下大便,吃一顿纯玉米面饼子,全家就得把十天、八天分的口粮省下来,一点粮食不吃,光吃野菜。
李老师至今还记得,他上师范时,他们班有一个同学从来不上体育课。当老师询问时,这位同学说他不敢运动,一动就要消耗体力,他没钱买吃的。
1976年,李老师成了一名建筑工人,但饥饿照旧与他如影相随。每天,他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但每顿饭只有一个馒头。身处饥饿的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开水泡馍,这样就显得多点,但是几天试验下来,往往更容易饿。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孩子们相继上学,李老师家里的日子还是依然困难。由于经常吃玉米面,每次妻子做饭时,她的小女儿总是哭着要吃白面,说玉米面扎喉咙。无奈之下,每次做饭时,妻子总会先倒一些白米,把小女儿哄走之后,又换成玉米面来做。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